杨时看不过去,打断了江耘,说道:“江大人莫要说笑了。”
江耘却不以为然,冲杨时眨了眨眼,继续道:“敢问朱院长,学资几何?”
朱络答道:“每年三至十贯不等。”
“山上随便一株名木都不止这个数目,若人手不够,大可动院中学子,三五为伴。伐木运至山下,所获之资,一半留下自用,一半上交书院以充校资,诸位学子之中,家境迥异,一切可出于自愿,既不耽误学业,也可强身健体,岂非一举两得之事?”江耘说道。
杨时叱道:“胡闹,便按你江大人的做法,这满山的名木也有伐完的一天。”
江耘放声大笑。长身而起迈了几步,脱口道:“某生少年家贫,求学于岳麓,困于学资,难求一夕之食,后伐山中古树卖之于市,遂以得温饱,功成名就之时衣锦还乡,重游书院,行至昔日伐木之处,感慨良多,乃植树苗与旧树之侧,以待后来之人。
一番话落在众人耳中,尽皆动人,朱格玩味再三,亦觉出妙来,沉吟半晌,向江耘致谢道:“江大人说得很有道理,待本院和诸位师长商议一番再作定夺。”
人群之中有一位学生说道:“朱院长,这个法子甚好,伐了木材正好凑一笔上京的旅资,不管能否高中,我都会回来亲手
江耘接过话头,盅惑道:“朱院长,也许数十年后,这满山遍野俱都是状元树。”
朱格脸色数遍,抛开读书人的面子,这个法子的确是有利无弊,求财亦是为了求学,让那些学生磨炼磨炼筋骨,知劳作之苦也是好的。
杨时面色如常,心中却笑翻了天:“这个臭小子,又把老朱给侃晕了,祸害哇。”
朱络为难地瞧了瞧杨大人,想听听他的意见。
杨时不偏不倚道;“江大人之提议,老夫亦觉得可行。不过此乃书院之私事,朱院长自行定夺吧。”
朱院长点点头,见笔墨取来,便说道:“回头我等再参详一番吧。笔墨已至,杨大人请。”
杨时呵呵一笑,也不推辞。站起来取笔在手,临了还不忘瞪了江耘一眼。
江耘嘻嘻一笑,殷勤地磨起墨来,说道:“山腰之中,闻杨大人佳句,便请杨大人一挥而就,以饱眼福
杨时受了暗捧,苦笑着说道:“好你个江耘,又来一冉程门立
凝神之下。一甩衣袖,气沉于笔端,“惟楚有才”四个大字一挥而就,字风厚重而老练,极具风骨。
那朱格也是博学之人,一看这笔下的四字,大声叫好。
“此句出于《左传》,杨大人改得妙极,吾当于先秦典籍应之朱格赞道,话说出口;却苦苦思索,欲寻一句应之而不可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