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七百九十九章 艺术院线

艺术院线,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赚钱。

国内没有艺术院线,但是有艺术影院和组织。

最早的艺术影院叫UCCA,在北平798,基本上属于纯公益性质。虽然有会员制,但收费很低,经常举办艺术影展,背后是一家国外的基金会,目的也不是为了艺术,和官方接触为主。

第一家民营的艺术影院是江之强的百老汇电影中心,也是半商业半公益性质,票价极低。主要运营资金来自周边的商业开发和江之强输血。

后来华夏电影资料馆专门开辟了一间放映厅,一共800个座位,放映一些艺术电影,结果很少坐满,一直亏钱。

这就是北平所有艺术电影的受众了,北平尚且如此,还想着推广到全国?《百鸟朝凤》要不是制作人方力下跪炒作,能有几个人知道?

《百鸟朝凤》最后拿了8000多万票房,肯定是回本了,但其他文艺片怎么办?制作人挨个下跪?那不如众筹得了,或者我,文艺片,打钱。

文艺片这种东西,大部分是作者电影,作者电影就意味着先锋和分裂。这些导演大都是依靠自己的直觉和天赋来拍电影,根本没什么标准好说。

不是所有文艺片导演都不想拿票房,有一部分在意着呢。可票房本身代表的是大众审美,如果不去刻意研究的话,很少有导演能把自我表达和大众审美统一,就连姜闻都做不到,他这么多年也只有一部《让子弹飞》。

即便是在艺术院线最发达、文艺电影最兴盛、王晓帅最向往的法国,每年本土票房的70%都被好莱坞特效大片赚走了,所以大家都是俗人,谁也别看不起谁……

而且以国内的土地出让模式,根本不存在建立艺术院线的可能性。大部分电影院都要去租别人的场地,租金高、水电杂费也不便宜,这也就意味着影院必须要赚快钱,什么电影能赚钱?肯定是商业片。

有些导演想要让国家出钱搞艺术院线,其实也搞了。2016年年底华夏电影资料馆牵头搞了一个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发展到现在有100多家合作影院,200多块银幕。

最辉煌的成绩就是《海边的曼彻斯特》,最终通过艺联拿到了800万票房。

还有一家大象点映是私人搞的,模式和艺联差不多。大象点映创始人的初衷就是为了放映自己导演的电影《我的诗篇》,最终放映2年,拿到了250万票房。

为什么国内的文艺片导演不把电影交给艺联和大象点映,而是一门心思地想要搞艺术院线?

说白了还是为了钱呗,这两个组织的票房是要录入票务系统的,也就是说800万票房,到了制片方手里也就200多万。而大象点映还要分出10%给电影发起人,作为发行方,大象点映还要拿走15%左右的分账,到了制片方手里只剩下10%左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影帝从天降系统开始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