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这两部剧都播出了?”
听到他说看过《月影风荷》和《秦王李世民》,陆一鸣还有些诧异。
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
“对,前不久才播出。”周凯点头道。
“你在两部剧里的形象把握的很精准,看得出来,虽然年轻,但却功底深厚。”周凯笑道,像是刚刚打了一巴掌,现在又给颗枣的洗脑,又道:
“难怪能拿戛纳的最佳新人演员,确实有能耐,当然,这也是我们主动来找你的原因,我们希望跟有实力的演员合作。”
这句话还有一句隐藏的潜台词:不希望跟那些争番的演员合作。
陆一鸣笑了笑,咀嚼着他之前那句“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这句话不是现在才出来的,而是来自《演员的自我修养》,虽然这书出来七八十年了,但直到周星弛的《喜剧之王》,才为大众熟知。
如果问地位,可能了解的都会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比周星弛高多了,但对于华夏人来说,知道他的书,还是通过周星弛。
这也算不上讽刺,而是受众的不同——理论书籍的关注,永远比不上热门影视,所以也没有什么好唏嘘的。
此时面对周凯的话,陆一鸣没有生气,也没有着急,微笑道:
“既然这样,一般筹拍影视剧的时候,尤其是越大手笔的影视剧,为什么从没有人找小演员来演大角色?”
周凯一懵。
他刚刚只是借用这个理论。
就像前世,这句话经常被大众用来抨击那些只会争番、不提升自己的小鲜肉。
但问题是,陆一鸣才刚拿戛纳的奖,周凯他自己也夸,说看过陆一鸣的两部剧。
那再这么说……就不合适了吧?
更何况不是陆一鸣去了剧组才争,而是你们来找我——
我提出我的要求,你不满意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但你不愿意,还说我不演就是争番?
这是什么道理?道德绑架吗?
所以陆一鸣也毫不客气的戳穿。
斯坦尼那句话又不是数学公式定理,只是一句话,那就有它特定的背景条件,而不是任何场合都能祭出来当头就罩!
人家的原文是——
还会有人对我说:“那么演员之间的嫉妒倾轧、勾心斗角、渴望角色、争抢功劳、争抢主角该怎么处理呢?”我回答:“那些背后善搞小动作的演员和嫉妒心极强的演员一定要毫不留情地让他们离开,对角色挑三拣四的演员也一样。要让那些对自己角色的分量不满的演员记住,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这些的前提——是同在一个剧组内。
连前提都没有,更不用说内核了。
如果陆一鸣已经进组了,该演什么就演什么,答应了他就会好好演。但我踏马都没进组,你跟我扯这些?
拿做生意来说,你觉得我价格高,你不买就是了,我卖不出去的结果由我自己承受,但你就是想要,我不愿意降价,你还道绑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