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这个镜头就被称为“子弹时间”。
在“突袭”里,陆潜也可以通过子弹时间的方式来呈现出这场戏的化学反应。
其实就是在林汉洲的基础上做补充,保留阿泰和孩子视角切换的剪辑方式,在最后部分做出修改。
林汉洲这个版本的剪辑,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最后时刻,脱离阿泰视角之后,再切换镜头的时候就成为上帝视角,以第三者的旁观视线看到子弹击中孩子,且不说视角的切换是突兀的,而且情绪也没有办法推向巅峰。
那么,应该如何修改呢?
当阿泰看到上司扣动扳机的时候,然后镜头视角就脱离阿泰的眼睛,顺着子弹飞行轨迹一路前冲,最后附着在子弹之上,跟随着子弹飞行,穿透门板、木屑飞散,再进入走廊,钻入孩子的大动脉,血花四溅、子弹炸裂。
如此这般。
一来,视角在阿泰和孩子身上再次完成链接二来,紧绷的情绪全面释放三来,用炫技的方式显然肾上腺素,预示着这场戏将成为转折点
从剧情来说也的确如此,因为孩子的预警终究还是发出去了,然后公寓楼全面戒备,完成瓮中捉鳖的设置,特警队刹那间就陷入困境,这也意味着第一幕的**来临,等待**结束之后就进入第二幕。
炫技,不是不行,而是不要泛滥,只要恰到好处,就能够画龙点睛。
当然,这段镜头是无法实际拍摄的,必须制作电脑特效。
幸运的是,拍摄阶段成本控制非常出色,用纪叙的话来说就是,“陆大导演真是让人省心,不需要制片人督促就如此节约,真是勤俭持家的楷模”,所以现在后期制作再花钱制作电脑特效,恐怕纪叙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从两个角色视角切换的气氛营造到林汉洲剪辑手法的节奏控制,再到“子弹时间”慢镜头的引爆**,这场戏的剪辑才真正达到陆潜期待的效果
看,他就知道,不是做不到,只是再需要一些时间和灵感。
汩汩。
汩汩。
思绪翻滚、热血沸腾,脑海里的想法又重新活跃起来,堵塞许久的剪辑思路又重新开闸,灵感涌动。
心情不由飞扬起来。
但陆潜并没有打断林汉洲的工作,而是小心翼翼地在他身边坐下,静静地看着林汉洲的工作。
经过下午的漫长工作,林汉洲似乎能够完完全全理解陆潜对剪辑节奏的思路,一路行云流水地剪辑下去。
偶尔,还是会出现一些分歧。
陆潜没有迟疑,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构思,林汉洲也不会反驳,就只是静静地侧耳倾听,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完成剪辑
稍稍和陆潜的要求不同,却又能够奇妙地展现出更加动人的化学反应,令陆潜也是大开眼界、啧啧称奇。
“按照要求”剪辑完毕之后,林汉州就会转头盯着陆潜,也不说话,就只是瞪着大大的眼睛,专注地看着陆潜,那直白而坦然的视线非常具有攻击性,直勾勾的注视让人很难对视。
这也是林汉州在职场生活总在处处碰壁的原因之一。
但陆潜并不在意。
“汉洲,非常好,我很喜欢。”陆潜真诚地迎向林汉州的视线,重重地点头表示肯定。
林汉洲眼底就会流露出一丝心满意足的欢喜,如同拿到棒棒糖的孩子一般,纯粹而简单。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