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电影就呈现出一个布景、一个背板,然后一遍又一遍地经过相同的套路,撇开情感冲击全靠情怀之外,电影自身没有任何魅力,调度和剪辑的艺术已经被遗忘,那么,电影又怎么能够称为电影呢?
当然,陆潜并不认为自己就能够和斯皮尔伯格相提并论了,但至少,他在尝试,并且依旧在不断进步。
通过“突袭”两部作品累积一定经验之后,陆潜希望能够在“死侍”里更进一步,以调度来展现画面的生命力。
那些看似并不重要的细节,在调度和剪辑之中碰撞在一起,迸发出化学反应,最终呈现出不同的观影体验。
最简单也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出现在画面里的反派/打手,浑身上下看起来全然没有任何一点武打细胞:
站姿、脚步、架势、体型等等,完全就是普通人的姿态,那么又如何带来一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呢?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也许,普通观众根本察觉不到画面里的反派打手是什么姿态,是否压马步了?是否踩着拳击手的防守脚步?
但这些细节并不会被画面吞噬,恰恰相反,它们会成为画面氛围的构建部分,并且通过镜头调度呈现出来。
更进一步,移动路线、武打套路、画面构图、运动调度等等等等,它们也将成为陆潜脑海里画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整体,一种视觉和听觉层面的冲击。
为了确保能够做到这一点,陆潜一直在忙碌。
在兰川已经经过漫长彩排,但来到庆城的实际拍摄,依旧遇到诸多问题——
这不,他们已经在高架桥这里被“困”整整五天,但这场戏依旧没有拍摄完成。
而且,因为陆潜坚持实地拍摄,这也意味着自然环境的条件每天都在变化,他们每天都需要做出调整。
事情,本来就已经不容易,现在更是难上加难。
就连陆潜自己也是手心冒汗——
但是,紧张之余,更多还是亢奋和激动,面对新鲜事物、面对全新挑战,陆潜对导演工作依旧充满热情。
困难,恰恰说明依旧还有上升和突破的空间,也恰恰说明陆潜在导演工作的位置上依旧还有成长的空间。
陆潜,完全享受其中。
再次和音响师完成沟通,确保现场收音的情况,然后,陆潜就回到监视器后面,远远地眺望过去:
监视器的位置,非常非常后面,距离拍摄现场差不多三十米左右,导演必须站在全局高度进行掌控。
“各单位注意,准备就绪。”
“我们等待灯光组的信号,所有人都准备好,随时投入拍摄。”
对讲机里传来陆潜的声音,各个小组全部快速到位。
紧张归紧张,但同一场戏已经拍摄到第五天了,大家都驾轻就熟,再三确认自己的工作,然后集中注意力。
路障之外,窸窸窣窣的声响也全部安静下来,心脏不由高高地上扬起来,满怀期待地看向不远处的片场。
苏子一站立起来,挥舞着绿色旗帜,朝着陆潜的方向发出一个信号。
陆潜没有立刻发出信号,而是稍稍等待片刻,对讲机里没有发出声音,这也意味着各个单位都准备就绪。
风声,猎猎。
高架桥的最高点距离地面至少有三十米,处于半空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狂风肆虐,但剧组凝重紧绷的空气依旧不为所动,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乃至于现场围观的吃瓜群众们,全部——
屏住呼吸。
然后,陆潜就给了场记一个信号。
“开拍!”
伴随着一声呼喊,“死侍”在庆城第五天的第一场拍摄,拉开序幕。
开始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