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743章 阿尔法原虫

而在该物质的尾部,存在着最少四条形状特殊的蛋白质链条。它们能够像原生动物的鞭毛一样,在“发条”的驱动下做着简单的机械运动,从而推动该物质缓慢地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

做个不恰当但足够形象的比喻,这玩意儿简直就像是一枚纳米级的导弹!平时寄宿在孢子中,一枚孢子能携带37枚这玩意儿,孢子主动或者被动破裂之后便会将其释放出来。

内部的rna是它的“战斗部”,折叠的大分子蛋白是它的发动机,而尾端蛋白质链条则是它的“推进器”。

除了依附在颗粒上漂流之外,它还能通过主动的方式,完成从a颗粒到b颗粒的“迁移”。

而这一特性,极有可能是该物质能够突破阿尔法特遣机动队的防毒面具的最直接原因。

毕竟众所周知,含有活性炭等物质的防毒面具,主要是利用静电吸附效应对“携带有害物质的微小颗粒”进行过滤,因此并不是颗粒越小过滤难度越大。

根据实验统计,0.3微米的颗粒是最难过滤的,因此很多时候都是用“对0.3微米的颗粒的过滤效率”作为衡量过滤效果指标,比如n95的意思便是“对0.3微米的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

虽然“5nm的直径”这一特质本身并不足以让该物质穿透防毒面具,但如果再加上一条“能够依靠内生动力完成自由迁移”就说不好了。

根据临床实验中的表现,这些物质在防毒面具的孔隙之间留下了一条由残骸构筑的通道。

它们似乎能计算出入口到出口的最短路径,就像培养皿中寻找食物的黏菌一样。

不过诡异的是,这玩意儿虽然形态上和病毒极其相似,但在对宿主采取的进攻策略上却又与大多数病毒截然不同。

一般的病毒将核酸注入宿主细胞之后,通常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首先合成自身复制所必需的复制酶和一些抑制蛋白,然后合成子代病毒的核酸和结构蛋白。最后的结果通常是将宿主的体细胞彻底榨干,然后一群徒子徒孙再去祸害下一个目标。

而这些特殊物质却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将自身的遗传物质写入到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中,就像hiv病毒那样。

不过它们这么做的目的却不是为了自我复制,而是为了同化宿主,将宿主的细胞彻底改造成另一种模样。

至于具体改造成什么样,是完全的随机事件。

目前有97个观察样子,其中17例已经死亡,10例免疫水准超群因此未受影响,剩下受到影响的70例则是表现性状各不相同,甚至就连发生病变的部位也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6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