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藩国,就是这么用的!
李治短暂的思虑了一下,便知道范铮此言蕴含的巨大机缘。
运作得当,可从中渔利。
范铮进言:“唯此蕞尔小国,反复无常,更善于从夹缝中谋利,殿下须慎之。”
年轻的李治又哪会在意这些?
实力足够,碾压之。
乖,碾压一次;
不乖,反复碾压。
连李世民在内,都有些轻视嘤嘤嘤的新罗,忽视了总在卖惨的新罗是在一打二。
新罗的花郎制度,在朝鲜三国中,作用是巨大的。
李治细细回味之后,追问道:“大羊同使者又是因何而来?”
要说朝贡,即便李治年轻也不会信,高原上的角力正紧张着呢。
“不过是来大唐求援罢了,只是高原对大唐子民不太友好……”
范铮犹豫了一下。
大唐要冲上高原,代价太大,不划算;
不上高原,待吐蕃一统高原,居高临下,随时可以侵扰大唐。
两难。
李治置笔于架,提出了问题:“如今吐蕃与大羊同酣战,大羊同使者必不能过吐蕃境内,却是从何而来?”
范铮笑道:“殿下问得好。大羊同不能过吐蕃,就只能走最险的克里雅古道,途中有雪山、火山、雪水所化的河流,峭壁险途,却也能抵达于阗,再转来大唐。”
李治眯眼,散发出睿智的光芒:“也就是说,让吐蕃得手,日后有可能沿这克里雅古道与大唐争夺西域。”
西域一地,即便李世民未在李治面前表现过倾向,李治依旧视为囊中之物。
没法,在海运不是格外昌盛的时代,丝绸之路就是大唐的经济命脉之一。
要不是靠着商税弥补缺口,以及战争的缴获,以大唐征战不休的局面,庄户头上的租庸调早就翻倍了。
“陛下,吐蕃怕是得压一压啊!”
李治转头看向李世民。
没外人时啊阿耶,以示亲近;
有外人时叫陛下,不失君臣之仪。
尺度须拿捏好,不可引得厌恶。
李义府没提醒之前,李治还觉得自己已经稳了,可最后才醒悟过来,还不知道谁能笑到最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