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虞允文倒不是出自军中,其父虞祺乃是政和五年的进士,任潼川路转运判官,为官期间轻徭薄赋惠及一方;他大抵是见了大军得胜还朝的风光,方才决定投笔从戎前往武学报名的,如今大宋重文轻武之风颇盛,若是能有一名进士的子弟入读武学,对扭转此风大有裨益。? ”张叔夜害怕李悠不满,连忙解释道,“这虞允文年纪虽幼,但自小聪慧,七岁即能提笔作文,报名时也曾有人问过他兵书韬略,他都对答如流,故而才将其录入。”
“哦,原来如此。”李悠看到虞允文名字下面的注释,他今年方才十八岁,正是培养的好时机,他高兴还来不及又那里会责怪呢,“到时候就让他来武学读书吧,只是他乃是读书人,身子骨怕是比那些武人弱上不少,开学后的训练我可是不会降低要求。”
这位一直出任文官、只在最后时刻领兵在采石矶与金兵展开决战,让金主完颜亮“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梦想化为泡影的名将,如果从一开始就在军中又会成长到什么程度呢?李悠也是十分好奇。
献俘午门、告捷太庙的大典结束之后,汴梁城中的兴奋喜悦还持续了许久,但是在武学之中却是一片肃穆,李悠让他们将过去的胜利都抛到脑后,重新开始紧张的学习,这两百来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无论是为了击败敌人还是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他们都不敢有丝毫马虎,在李悠、张叔夜、岳飞和韩世忠等人教导之下开始了忙碌的学习。
名将不愧是名将,吴玠、吴璘兄弟以及刘琦、虞允文等人很快就在这两百多人中脱颖而出,无论是兵法韬略还是实战推演都远胜一般人等,他们也得到了诸位教师的看重,被选为这一批学员之中的队长。
经过接近一个月时间的紧张学习,匆匆为他们打下了一些基础,李悠就将这些学员安排到北伐军中担任不同的军职,他们将用实践来检验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只要能将这段时间所学融会贯通,运用到沙场征战上去,这些人的前途将无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