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的因素肯定是存在的,但这股力量到底有多大?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尼古拉二世的独裁**,轻视工农阶级,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为他敲响了警钟,但是很可惜,尼古拉二世并没有觉悟,反而依旧我行我素,甚至变本加厉,在加上我们双方之间的战争,又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或许,在俄国民间早就已经对尼古拉二世很不满了。这时候只要有人站出来表示要推翻沙俄,那么我想成功率应该会很大的,而一旦这股反对势力取得了优势,那么当下沙俄政府高层不免会有人选择叛变,就是为了自己的将来,他们也要这么干。所以,沙俄会不会倒,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就是这个人会不会站出来?”王思锐眺望着远方,说道。
王思锐的评价很中肯,没有任何偏激的理由,甚至所有人都找不出反驳的借口。
当年中华帝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不就是跟王思锐说的一样吗?汉军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张之洞等人为了避免各自辖区遭受战火,便与王思锐签订了协议,只要达到条件,那么几省之地便直接并入王思锐旗下。
虽说张之洞他们没有为他们自己考虑,但是出发点却是为了当地的百姓,而张之洞虽说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但是他在两湖的威望还是极高的,即便是王思锐也不敢去跟他硬碰硬。
这个其实也是很无奈的,在其他各省都不同程度的遭遇到战火的袭扰之后,唯独两湖地区没有遭受任何的战火,虽然改名换姓了,张之洞也下台了,但是当地的百姓还是很感激他的,一旦朝廷想要拿张之洞开刀,那么就要先考虑到两湖百姓的反应。
好在张之洞本人也深明大义,并没有借助着自己在百姓之间的威望去做些让朝廷下不来台的事情,而朝廷的一些政策,在两湖地区也毫无阻拦的可以推广开来。加上张之洞年岁已大,基本上也没几年的活头,只等张之洞过世之后,再等个几年的时间,朝廷基本上就已经能够彻底的控制两湖地区了。
当然,这只是最保守的估计,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张之洞依旧还活着,但是朝廷通过几年的努力,也至少取得了一半百姓的信任,或许会随着未来的发展,也许在明年就可以达成这个目标。
张之洞敢这么做,俄国人会这么做吗?恐怕那些高官不一定会这么想吧?
所以,王思锐的说法还是很具有参考价值的。
“陛下,您指的是列宁?”杨士琦再次开口道,王思锐曾经不止一次的提起过列宁这个人,甚至还通过中华帝国驻德大使秘密的与列宁取得过联系,这些事情杨士琦都是知道的,杨士琦只知道王思锐在国内的布局安排,在国外的他还真的不太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