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间来到1931年,一块大洋在广州近郊只能买到25斤大米或者20斤豆角。
等到了1937年,一块大洋在成都市区更是仅能购买16斤大米,或者17斤面粉,或者5斤猪肉,或者40个鸡蛋,或者45斤大葱,或者47斤包菜,又或者5斤白糖等等。
大洋的价值几乎可以说是在以一个肉眼能见的速度缩水。
不过无法否认的是,大洋的购买力虽然随着地域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终归属于“值钱”的硬通货,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地点,不管是谁,只要几十块大洋花出去,总能买到一大堆好东西。
所以贾三得到的这两块现大洋,其价值固然今非昔比,但就他这种市井小民而言,依旧价值不菲,都够他一大家子大半个月的嚼用了,也算是小发了笔横财。
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的上海,刚经历淞沪会战不久,这场非正义的战争致使上海物资严重紧缺,物价更是一路飞涨,就连一向坚挺的大洋也跌出了历史新低。
事实上,战后的上海,各类物资都受到日军严格管制,就算是食物,老百姓也有钱都买不到,几乎是一夜之间,无数上海市民都被迫沦为了难民,然后全部涌向了租界。
上海租界直接关系到列强的在华利益,就算是日本政府也严令日军不得与租界当局发生冲突,所以在各方的默契下,上海租界竟意外成为了战争中难得的避难所。
有数据表明,高峰时期,上海租界内难民数一度达到了70万人。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就会好奇了,小小的租界,如何能承载超过70万的难民呢?
该说不说,上海租界可一点都不小。
其中,光法租界的面积就高达亩(约10平方千米)。
至于公共租界(英美租界,含日租界),那就更大了,巅峰时期,它的面积曾一度扩张到了夸张的亩(22平方千米),如果不是国内后期爆发了一系列的反帝爱国运动,租界的面积最后会扩张到何等地步,这谁都说不好。
因为租界的存在,所以上海即便被日军占领,但除了中国船只不能继续往来长江外,欧美国家的船只却是丝毫不受影响,依然能够自由通航,商业贸易更是影响全无,每日都有海量物资输入,别说涌进来区区数十万的难民,就是上百万,对于整个上海租界而言,不能说没有丝毫压力,但至少一点问题都没有。
事实也是如此。
诚然,随着大量难民蜂拥而入,租界内部的货币体系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剧烈冲击,致使租界物价也随着外界大幅上涨,但是这种上涨,就银币的整体价值而言,比例还算不得多么夸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