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俺们村儿的人!”
付为政这一句话掷地有声,连宁向东都懵圈了。
“人家宁娃子自从来了俺们这儿,不但不嫌弃村里穷,简直是恨不得自己也变成这里的土娃子……”
“不瞒您耕大爷,就连俊花奶奶家的老羊都待见他,”付为政张开嘴就不打算停了:“这样的娃子,就算把村里的物件都买完了,俺们也只当是搬了个家,在省城地界儿又弄了个鹅关村,所以啊,您老看上啥想带走,得先看村里人认可不认可!”
响鼓不用重锤敲,付为政话音未落,耕夫就明白了,他把在村里买东西,当成在并原那样去交易,看上什么直接谈价钱,合适就拿走,不合适再继续杀价,这样行不通。
鹅关村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思维习惯,什么都行,唯独不能提钱,就连镇上每个月一次的牲**易大会,大家价也都是捅在袖子里用手指头比划,羞于开口直接谈。
“我太唐突了,群众才是最好的老师啊。”耕夫恍然大悟道:“不过他老叔,有个不犯忌的事我想问问,村里如今这样的古旧家具还有多少?”
着,耕夫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包括其他老物件,只要是用的,时间长的就校”
付为政琢磨了半,问道:“啥玩意儿都算吗?比如锅碗瓢盆啥的?”
“算!算!”耕夫连连点头,要是能见到宣德年间的铜器瓷器什么的更好。
“你等等……”付为政站起来,向屋外走去,过了没多一会儿回来了,手里多了一个搪瓷杯,上面印着一行红字:向门合同志学习!
耕夫见状哭笑不得,道:“不到一百年的不行,这个是六十年代的,离我们很近不,而且也太普遍了,要有代表性的才好。”
付为政愣了愣,停了半晌后似乎略有所悟,又道:“你等等……”
这次去的时间有点久,再次回来时搬了一个纸箱,放在耕夫面前。
耕夫连忙打开看,只见里面乱七八糟放着一堆人书。
付为政随手拿出一本,笑了起来:“你看看,随便一本都是上百年,这本李陵碑是宋朝杨老令公的故事,一千年也有了。”
耕夫见状心里凉了半截,看来村里淘换不出什么东西了,这个老支书都开始浑闹了。
宁向东看到这箱由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不由倍感亲切,拿出来一本本看着,道:“老叔,这些人书卖给我吧!”
付为政哈哈一笑:“卖啥,送给你了,这些人书也是当年镇上的同志送给我的,现在娃们都大了没人看,原以为耕大爷喜欢,没想到还得是你娃啊,肯替老叔分忧。”
打发了这堆连环画,付为政心情大好,当年一个月工分儿少的可怜,人书便毅也得七八分钱,他买不起,可娃子们又闹着要看,只好隔一段时间带着娃们到镇上,在书摊上看,一个时收费二分钱,就这样看多了付为政也吃不消,后来镇上一些关系好的干部家里孩子大了,把没人看的连环画送给他,攒了好几年攒出一箱子,如今连最的女儿也上了中学,这些没人看的书扔掉对不住送书人,不扔放在家里又嫌碍事,这会儿给了宁娃子正好了却心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