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办学当做地方官政绩,办学不合格者对地方官进行惩处,办学成绩优秀者表彰并作为升官之参考。只这一项,各府县官员必然会排除万难,主动开办学校。而朝廷不需要付出过多精力。
温体仁仔细想过,也觉得这个方法很妙,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朝廷负担,而把压力下放到府县。
“陛下圣明,如此地方官员必然会卖力办学。不过臣还有一些顾虑......”温体仁又道。
朱由检淡淡道:“有什么顾虑尽管说便是。”
“臣担心地方官员为了政绩,一窝蜂的开办学校,根本不管师资,不管实际情形,不管教学质量好坏。”温体仁道。
“若是能把学校数量弄上来也算是政绩,只要能使更多穷人家的孩子上得起学,能有机会上学,哪怕校舍简陋,哪怕老师水平不够,也是善莫大焉。”朱由检摇头道。
温体仁暗叹了口气,不明白朱由检为什么非要这么做。要那么多百姓识字干什么,难道还能让天下所有百姓都变成读书人不成?再说了,种田做工,根本就不用读什么书。而且很多时候,百姓读书多了也非好事,孔子不是说过吗,民可以使知之,不可使由之!
然而温体仁虽然这样想,却根本不敢说出口,因为他知道朱由检已经拿定了主意,再反对恐会惹朱由检厌烦。再说即便是至圣先师孔子,在朱由检这里恐怕也没什么用,毕竟连孔圣嫡传的衍圣公府都被朱由检派人抄了。
就办学之事,朱由检和温体仁又说了很多。总之就是一句话,一定要使尽可能多的百姓子弟能上学,要开启民智。
朱由检也清楚温体仁甚至很多人不会理解这种做法,而这些官员反对的理由很多,但有一个无法说出口的原因却是不想让更多百姓孩子识字,不想让穷人家的孩子和他们孩子争夺当官的机会。
对此朱由检心知肚明。但是不管是温体仁,还是任何其他人,都改变不了朱由检的意志。
“对了,琉球使者安置的如何了?”商谈完学校之事,朱由检又说起了其他事情。
“已经安置在四藩馆,臣刚刚派了礼部官吏教授他礼仪。”温体仁回道。
朱由检点点头,又问道:“温阁老,对琉球国王上疏请求琉球内附之事你这么看?”
温体仁是礼部尚书,藩国之事也归礼部管辖。其实按照正规流程,遇到这种外交之事,应该由内阁拟定一个意见,然后上报皇帝知晓,皇帝若是不同意,会再召集内阁及礼部官员商议。现在南京没有内阁,这件事就只能由该管藩国事宜的礼部先拿出意见。
温体仁沉思了一下,缓缓道:“陛下,以臣看来,朝廷不应该答应这种请求。”
朱由检神色平静道:“哦,为何不应该答应,温阁老详细说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