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时间医学之父,就曾花三十多年的时间,研究出了疾病的七日节律,享誉全球。
可这玩意,医圣张仲景在两千多年前就说了。
伤寒论中便有这么一句话:“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属七,阴属六故也。”
这就是得了感冒之后,去诊所治也是六七天好,不治也是六七天好,区别只在于不治的话,前两天会特别难受,打针就会稍微好点,其实本质还是靠身体的七日节律扛过去的。
而且,中医不仅仅有七日节律,还有四季节律,年节律,六十年节律,三百六十年节律等等。
这些全都源自于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运六气!
可见,光是医学上的研究,古人就经历了不知道多少代人,否则怎么能有三百六十年节律出现呢?
……
习道、养猪、治病、聊天……
杨鑫的日常被填的满满当当。
老道没有教杨鑫太多知识,每日四点的早课,也只是诵读一些道家的典籍。
杨鑫偶尔有不懂的地方也没有急着去问老道,他知道这是一个过程。
很多知识,读个一两遍,你是看不懂的。
哪怕问到了答案,也领悟不到其中的精髓。
只有先记下,日日诵读,慢慢体悟,待到有所感时,旁人一句不经意间的点拨,便能豁然开朗。
这便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也是道家所讲的心静方可照见自然!
有些时候,没有必要问太多为什么。
“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秘秘绵绵调呼吸,一阴一阳鼎内煎。性要悟,命要传,休将火候当等闲。闭目观心守本命,清净无为是根源……”《打坐歌》、《太清元道真经》、《太上老君说了心经》、《太乙金华宗旨》……
当读的道家典籍越来越多之后,杨鑫就隐约感觉道家更像是古代的科学家,他们研究的科学在那个时候被称之为道理。
机关术更像是物理应用,炼丹术则相当于化学,打坐修行探寻人体奥妙有点像生物学。
这一切知识的理论基础,都源于道家观察天地,总结出来的经验。
只不过以前分的没这么细。
当然,这都是杨鑫的个人感觉,并不一定正确。
现在的杨鑫,就像是在潜心闭关,勤修内功。
读道家典籍看似与中医毫不相关,但熟悉了这些古文之后,再去看一些中医的古籍,难免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这就好比杨鑫所翻译的逍遥游,如果不懂天文学,无疑是只能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古文,显然是更为片面的。
文字经历了数千年后,很多字的意思都不一样了,就比如坤这个字,百年之后,是否还有人知道,他在某段时间里曾代指过鸡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