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读中医古籍如果读的是旁人的译文,那能领悟到的医理,就只能达到译者的水平。
如果想要彻底贯通中医知识,那就必须进入古人的语境之中,不靠翻译便可看懂。
这一步,无异于自成体系。
就如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吴又可的《瘟疫论》,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每个朝代的名中医,自成体系后,都会有本自己的著作。
这些著作的水平极高,没有对中医融会贯通是写不出来的。
杨鑫虽然不求名,也不求利,但他在精神上却有所求。
前世因为疲于奔命,不能潜心钻研医术,今生完成任务后,回老家咸鱼之时,他也想尝试比肩历代名医!
这个目标一直被小心藏着,实是自身能力不足。
但对于一个医学生而言,著书立言,流传后世,这算是毕生所求。
日复一日,到了六月二十五号,大家的分数也都出来了。
杨鑫考了633,全校第三,班主任甚至打电话过来祝贺。
爸妈接到邵妈的电话后,两人都懵了,他们完全没想到儿子竟然能够考出这么高的成绩。
这分数,再多一些都能上清华北大了。
挂断邵妈的电话之后,爸妈就开始给亲朋好友报喜,言语之中描述自己疏于管教,导致儿子“只”考了633,实则在懊恼之间尽舒胸中烦闷,仿佛这些年所受的苦,一朝尽了。
“家辉啊,知不知道杨鑫考了多少分?唉,只考了633,要是我们俩在家看着他,说不定就能考清华北大,唉……”
“东梅姐,杨鑫高考成绩出来了,呀,你儿子也是今年高考吧,多少?哦,我儿子,嗐,他说发挥的一般,只考了633,哪里高了哟,每次考试都是这个成绩,这么多年我们都没回去督促他,要是在身边还能够高……”
“江红哥,杨鑫……”
“永红姐……”
“……”
看着爸妈奔走相告后,露出畅快的表情,杨鑫笑而不语。
儿子嘛,有时候就是拿来争口气的。
能帮他们在亲戚朋友面前扬眉吐气,杨鑫也很开心。
随后,杨鑫便用qq询问了祝子皋和王良栋。
他俩发挥都不错,特别是祝子皋,刚好踩着一本线,不仅能去上海读大学,还能上个一本。
至于苏钰,杨鑫也问了,她的分数只比自己低十分。
一些好的985院校或许有些悬,但四川这边的学校显然是毫无问题的。
杨鑫没追问苏钰究竟要选哪个大学,这个结果,开学那天自然会知晓。
六月二十七号,填报志愿,杨鑫下山找了个网吧,娴熟地填好了自己的学校。
爸妈问起时,他也没有隐瞒,只说成中医非常好,两人不懂这些,自然没说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