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阁”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正文 07 致年轻同学的信

致周小芳同学之一

小芳:

让我们先来谈第一篇作业--我们暂时还无法从文体上确认它的属类。它不属于、诗歌或散文诗是肯定的了。那么它属于散文吗?属于随笔吗?

我认为它也不属于随笔。随笔,一般而言,它属于一种什么样的文体呢?望文思义,可以理解为随笔写来的那一种。中国古代的文人,对于写作这件事的态度往往是很郑重的,怎么又会随笔写来呢?不是与他们对写作这件事所持的普遍态度不一致了吗?

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随笔是一种相当古老的文体。只不过在古代不叫随笔罢了,称为“话”、“录”、“谈”等,属于一种对文学和艺术现象做断想式思考的文体。虽然不像现代动辄长篇巨作的文艺理论论文那么分条分目、条理清晰,却往往于三言两语之间,精辟地道出他人用长篇大论才说得清楚,甚至竟说不大清楚的一些经验和规律;或道出他人之眼所不曾见、他人之心所不曾想的“文理”。所以一篇好的随笔的特征,那一定是见解独到,角度新颖又言之有理。比如古代的《文心雕龙》、近代的《人间词话》,当代的《谈艺录》、《管锥编》,若择其单篇欣赏,无不使人大获启迪,茅塞顿开;而整本读来,内容又极为广泛丰富,一概的文学和文艺现象,几乎无不囊括。

随笔是与阅读、欣赏心得、边读边想的联想、质疑与思考相结合的一种文体。古代这一种文体虽有经典,但并不盛行。清代有一本比较著名的书是《雪桥词话》,就属于这一类。我在课堂上讲到的好诗句词句,如“半截云藏峰顶塔,两来船断雨中桥”“黄叶当关道,青霜脆布袍”“说峡山垂座,谈湖水在襟”,盖引于《雪桥词话》。五四时期,随笔这一种文体在中国文坛大量涌现,也才开始以“随笔”指谓如上文体。这乃因为,文人多了,院校多了,学子多了。那是一个中文教学的黄金时期。对于文学和文艺的欣赏评论,需要启蒙,尤其需要及时的、不拘一格的、有别于专著文风的那一种启蒙。所以五四时期,不仅是杂文,也是随笔的黄金时期。

今天,随笔依然是与阅读关系紧密的一种文体。当然,它,从未局限于文学和文艺,几乎与一切书籍的阅读发生关系。所以,也可以这样说--随笔是阅读这一件事的思想成果。我们的《来园》、《文音》中,不乏同学们写的这一类文章,有的也写得挺好。小芳,谈得太远了,现在言归正题。

你的作业,既也不是随笔,那么我们就只能视之为散文了。你的作业又非抒情夹议的那一类散文,不是写景咏物的那一类散文--它是记人记事的一类。这一类可归在“大散文”的概念中,比如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你的第一篇作业,讲述了一名已经考上了大学的女生在高中时的经历。但你在文中又没用“她”来讲述,而用的是第一人称“我”--而“她”又分明地并不是你,故你在文题之下,当有几行题记,以向读这篇文章的人释清这点。高尔基曾有自传性名著《我的大学》,你这一篇,不妨以《我的高中》为题。因为有了题记,文题中的“我”,当然就被明确了是“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5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免费阅读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