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剌子模人的大量涌入丰富和壮大了色目回回人的群体,为以后形成的回族、东乡族、撒拉族和保安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色目回回人与其他色目人的最大区别就是信仰回教。
大批的色目回回工匠和商人居住在城市和交通要道上。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建立礼拜寺,围绕着礼拜寺而居,有自己的集市和医院,可以自由地使用本名族的语言,信仰自己的宗教,显露出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初步形成了共同的经济生活。
大蒙古国完成对东西方各国的征服,使东亚、中亚和西亚全部处在蒙古人的统治下。广袤的帝国大地上条条驿道相通,商旅往来畅通无阻。
东来的色目回回商人更加众多了。很多色目回回商人因为喜爱中原汉地的风土和物产,又享受到大元的种种优待政策,便长期定居下来。
蒙古人不擅长行政管理和理财,对汉人又不太信任,因此大量使用色目回回人,使许多的色目回回上层人物成为了大蒙古国和大元的高官显宦。据1263年的户口登记,大元的首都大都就有2953户色目回回人,其中多数是富商大贾之家。阿里和他名下的几个儿子就在其中。
后来,忽必烈的孙子阿难答承袭父职担任了安西王。他选择信仰了回教。在他的影响下,他手下的15万士兵多数皈依了回教,并且融入到了色目回回人当中,成为了新民族的重要来源。
定居在甘肃河州的阿巴斯因为年龄超过服役的规定,被批准退出了探马赤军,在河州城里做起了生意。
他的大儿子阿丹应征入伍,接替父亲继续在大元的军队中服役。小儿子哈尼则留在阿巴斯的身边,帮着父亲做生意,服侍年迈的父母。
许许多多像阿巴斯一样的花剌子模人当年只身来到了东方,扛着肩膀上的脑袋为大蒙古国做工和打仗。境况好一点的还可以娶到异族的女子为妻。也有不少人打了一辈子光棍,特别是上了年纪以后孤苦伶仃,实在难捱在异国他乡凄凉的后半生。
1255年的盛夏,阿巴斯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微笑着闭上了深陷的双眼,雪白的胡须还在轻轻地颤动着。
阿巴斯是幸运的。他在遥远的东方还能与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团聚。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一家四口人在河州相濡以沫,总算过上了一段平安的日子。
阿丹和哈尼带领子女们一边高声地诵念着经文,一边将阿巴斯的遗体头北脚南地放在黄土地上,用一块白色的棉布盖在他的身上。
色目回回人的葬礼和中原汉人的很不相同:亡人的家属不必哭天号地,不穿戴孝服。家里不设立灵位,不悬挂遗像,不摆放花圈。也不给亡人使用棺材和陪葬物品。无论生前穷富贵贱,一律是一丈白色的棉布裹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