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诸多学生的回答,这些回答很有道理,可终究还是欠缺什么,还是差点什么。
荀况看向某个学生,问道:“赵政,你怎么看?”
赵政起身而立,恭敬道:“夫子,吾觉得郑之亡国,失于地利!”
荀况好奇道:“何解?”
赵政说道:“郑桓公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在选择封地的时刻,在洛水之东,黄河之南。几十年后,犬戎攻破镐京,虢国、郐国没有勤王,被郑国抓住把柄,攻灭了这两个国家,正式在河南中部立国。”
“郑国之衰败,在于立国之地选错。郑国位于中原之地,四战之所,强邻遍地,无拓展空间。北边为晋国,南边是楚国,东边是宋国和齐国,西边是成周和秦国。郑国不管在哪个方向,都不能获得拓展空间。外拓无力,只能陷入内耗当中,即便偶尔有明君,也无力改变局势!”
“反而一些边角国家,不仅有利防御,还能拓展发展空间。楚国居于汉水,可向南边洞庭扩展,可向西边吴越发展,可向西面巴蜀发展,可向北上汉中,可向中原发展。
秦国居于黄河以西,可向北扩展到上郡,可向东扩展道河西,河东,可向南发展扩展到巴蜀,汉中南阳。齐国,可向东扩展到海洋,可向南扩展到淮河,可向北扩展到燕山一代;赵国可向北扩展,吞并中山国,代国;就连燕国,也可向辽东扩展,扩展到了地盘。
“天下如棋盘,金角银边草肚皮。齐国、燕国、楚国、秦国、赵国等皆是属于边角国家,皆是以弱小之身,不断兼并,成为诸强之一。反而处在中原地带的国家,如宋国,卫国、郑国、鲁国、魏国、韩国等,却是四战之地,需要地四面防御,需要多备兵马,防御敌人。如此之下,农田多荒芜,百姓多疾苦,无法僵持长久,纵然有英明之君可强盛一时,可终究走向衰落!”
“处于边角国家,纵然是遇到昏君,也能坚持下来。燕国被齐国所灭,可终究是复国;赵国几次别攻破邯郸,可依旧是击退敌人;齐国被五国联军攻破,可靠着即墨和莒复国;楚国被攻破都城,可依旧再次复国;秦国几次被三晋击败,可终究可卷土重来。边角国家当中,唯有吴越灭国之后,不在复国!”
赵偃站起身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吴越有山河之险,终究被楚国灭亡;中山,代国拥有山河之险,终究是被赵国所灭。立国之本,在于仁德,而不在于山河险要。郑国亡于君王不修德政,而非地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